首页  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6月5日《新华日报》A4版以《望海楼畔唱响凤凰传奇》报道我校

望海楼畔唱响凤凰传奇

——写在泰州学院成立之际

    凤城泰州,襟江负海;汉唐古郡,人杰地灵。泰州学院坐落在千年望海楼畔、美丽凤凰墩上。“承载吾邑之文运命脉”的望海楼,崇楼巍峨拔地而起,文笔彪炳凝重千秋。千百年来,泰州人登临望海楼,豪情万丈,勇立潮头,超越梦想。七十多年来,泰州学院尽得风气之先,传承千年文脉,在望海楼畔唱响一曲曲凤凰传奇。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泰州学院的师生们更是心花怒放。4月18日,国家教育部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在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泰州学院。
    这是泰州高等教育史上的新一座里程碑。
    时光回溯到11年前的那个春天——2002年3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在江苏率先实现了从中等师范向高等师范的跨越。
    5年后的2008年4月9日,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从全国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一方阵”。
    “回首学院十余年来的发展,犹如一次‘三级跳’,我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潮流,不断强化内涵发展,顺利升格为公办本科学院,圆了500万泰州人民梦寐以求的本科梦。这些喜人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对全校师生执著追求的肯定与回报。”原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徐金城教授说。从师专筹建到2002年正式建校之间的“第一轮发展”,初步改善了教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从2002年到2008年之间的“第二轮发展”,使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学院建设拉开框架,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工作趋于规范;近五年来,学院借助升本实施的“第三轮发展”,实现了一次更大的跨越。
    10年“专升本”:
    填补江苏高教发展史上的空白
    “泰州作为江苏中部地区的省辖市,组建于1996年,现有人口504万,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由于历史原因,泰州市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没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将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泰州学院,培养师范类与非师范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于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泰州乃至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2012年12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给教育部的函   
    作为泰州地区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院校,泰州师专在战火中诞生、在新中国成长、在新世纪发展。
    1941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泰兴师范前身泰兴乡村师范诞生;1952年,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鼓点,苏北泰州师范成立。
    地级泰州市的成立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2000年1月26日,经省政府批准,在泰州师范和泰兴师范的基础上筹建泰州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3月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同年5月,泰州广播电视大学并入。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
    “数十年的发展,数十年的积淀。这对于泰州学院每一名师生员工来说,是一份足以汲取自信、承载光荣与梦想的巨额财富。”徐金城说。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立德、立功、立言”的校训与“求真、求善、求美”的校风相辅相成,进而凝练成“凝心聚力、艰苦创业、执著追求、勇创一流”的“学校精神”。这一精神,为学校铸就了灵魂,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动力,推动学校风雨兼程,昂首前行。
    然而,对于500万泰州人民来说,“大学梦”是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结。
    大学的缺位,让泰州人民念兹在兹,也成为这座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跨越世纪的一大遗憾。
    2003年2月,“筹建泰州大学”的话题提到了省两会上,王向红等10名省人大代表、陈克勤等11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建议和提案,呼吁尽快筹建泰州大学和扶持泰州高等教育发展。当年,建议和提案得到了省人大、省政协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年的重点督办建议和提案。
    省市联动,各项筹备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随着泰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开始着手启动泰州大学筹建工作,并与省教育厅联合成立领导小组,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程序。
    2011年3月24日,泰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提出泰州大学筹建工作总体分两步走:第一步以泰州师专为基础组建一所省属公办本科学院;第二步在公办本科学院的基础上筹建泰州大学。
    7月27日,泰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高教园区中心共享区建设,明确中心共享区作为泰州师专新校区。
    2012年2月7日,泰州市政府向省政府正式提交书面请示,恳请省政府同意以泰州师专为基础,建立一所公办普通本科学院。
    3月,省教育厅将泰州师专升本列入《江苏省“十二五”高校设置规划》。
    5月10日,省教育厅和泰州市政府联合发文,成立泰州师专升本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5月,省政府同意在泰州师专基础上建立一所公办普通本科学院,省长李学勇批示:“在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一所公办普通本科学院很有意义,要继续大力推动。”
    11月,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专家组一行8人,来到泰州师专,开始升格本科院校的现场考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泰州学院人满怀理想唱出了气势磅礴的拼搏之歌,终于迎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天。
    2013年1月,在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会议上,泰州学院以高票通过评审。这一刻,泰州告别了一直没有公办本科院校的历史,泰州高教事业发展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泰州拥有504万人口,经济发达,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政府完全有条件、百姓有强烈愿望兴办一所普通本科高校。设置泰州学院,是推动泰州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说。
    “十二五”时期是泰州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泰州实施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泰州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推动全省转型发展”。而泰州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亟需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今后三年需求总量为7.5万人,“十三五”期间需求总量将达16.5万人。“泰州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将人口资源优势就地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为泰州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倪斌表示。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按照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区域发展战略要求设置高校”。《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使每个省辖市至少拥有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因此,在泰州师专基础上设置泰州学院,是调整优化江苏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泰州学院的正式建立,实现了泰州地区公办本科高校零的突破,优化了江苏特别是苏中地区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适应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将对促进和引领地方高教事业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强调说。
    3年夺“优秀”:
    进入全国同类院校“第一方阵”   
    “几天来,我们处处感受到师专人凝心聚力、勇创一流的精神,你们扎实的工作,出色的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专业技能测试,学生说课深入浅出,激情飞扬;而在听课环节中临时抽查的16节课,真正是课课生动,堂堂出彩。”
    ——摘自2007年4月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副组长庄辉明教授在总结反馈会上的讲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只有坚持规模、质量与结构协调发展,才能打造出稳中求进的高校”。
    经过70多年办学实践与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泰州师专扎实抓好内涵建设,努力推进学校发展,坚持规模、质量与结构协调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为实现办学层次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学校面临新的挑战,将在2007年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面对挑战,校领导响亮地提出了“迎评创优”的口号。全校上下,众志成城,,用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奋力推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2007年4月22日,学校迎来了以江苏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蔡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庄辉明教授为正副组长的教育部评估专家组。
    经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专业剖析、个别访谈等一系列考查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2008年4月9日,学校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东风捎来的喜讯是那么精彩、那么令人振奋。因为它是泰州师专从全国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进入“第一方阵”最好的见证。喜讯的背后展示了学校软硬齐上取得的累累硕果,凝聚着省市领导和各部门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更饱含了全校师生员工在艰苦奋斗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迎评创优”之后,泰州师专全面驶入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       ——办学规模稳步发展。近年来,学生规模一直稳定在6000人左右,新生录取率100%,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
    ——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在开设的35个专业中,有全面覆盖小学和幼儿园所有课程的师范类专业9个,有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非师范类专业26个。学前教育和船舶工程技术被确立为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等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以学前教育为核心的3个师范类专业和以会计专业为核心的财经类5个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
    ——师资结构全面优化。学校先后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细则》和《关于聘用兼职高层次人才的有关规定》,力求使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确定了“人才引进与培养战略”,千方百计抢占人才聚集的制高点,采取“外引内培”方式,广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校本培训。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17人,生师比为13.1∶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人),占专任教师的37.2%,其中兼职博导1人,硕导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2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5%。
    ——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学校狠抓“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现已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部教材获评省级精品教材,3部教材获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建有“数字技术应用与艺术设计”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十余年时间里,学校走过了改革探索和内涵提升阶段,迎来了新的发展与跨越,先后荣获江苏省平安校园、省安全文明校园、省高校和谐校园、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年五届获得省文明单位称号,在江苏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中荣获优秀等级……一份份荣誉、一块块奖牌,见证了学院的辉煌历程。   
    73年育人路:
    为地方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专门人才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泰兴师范学校,从1978年开始,先后举办扬州师范学院专科班、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和扬州教育学院大专班、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班;从1997年开始,举办5年一贯制大专班;从2000年开始,举办高中起点的专科教育。近年来,学校坚持师范传统和服务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教学改革,为地方培养了5万多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
    ——摘自《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同意将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泰州学院的函》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立校之本,办学特色则是高校强校之翼。办学特色是高校创新能力的体现,更需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彰显与发扬。
    70多年来,学校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出发,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独特功能,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着力打造“百姓大讲堂”、“百姓阳光屋”和“百姓大舞台”三大载体,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服务文化名城建设,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积淀形成了“以人为本,明体达用”的办学理念和“百姓日用即道”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培养了数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各类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省市名校长和优秀管理人才,学校因此赢得了“名师摇篮”、“三泰黄埔”的美誉。
    打造“百姓大讲堂”,服务地方教育科技。长期以来,学校从胡瑗、王艮的“明体达用”、“经世兴才”教育思想出发,通过精心打造“百姓大讲堂”这一独特办学模式,努力以服务百姓需求,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自身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近3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了全省初中语文、小学语文和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7期,培训教师1000多人次;组织了中小学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班10期,培训骨干3000多人次;组织了泰州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班、提高班、研修班5期,培训校长500多人次;组织了全省农村小学校长培训班3期,培训校长300多人次。自2006年以来,作为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职业培训基地,培训高校新教师数千人。学校还先后获批成为泰州地区出国劳务培训基地和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还先后派出5批专家赴新疆伊犁、西藏拉萨等地,开展中小学课程教改研究,与当地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西藏拉萨和新疆伊犁地区中小学教师1000多人次先后来学校培训。他们除了学习学校管理以外,还学习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从2009年起,学校与泰州市委组织部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联合开展“千名村官大学生培养工程”,目的是打通“把大学生培养成村官,把村官培养成大学生”双培养路径,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学校紧密联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合理制定培养计划,精心选择贴近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首批273名学员全部顺利拿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文凭。第二期267名学员即将如期毕业。今年5月10日,第三期村干部远程教育学历班开班,342名新学员正式入学。近千名村干部参加了学历培训,有效推动了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发展致富能力的“双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加快推进了农村的转型发展。学校也因此被授予“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先进教学点”称号。
    从2009年开始,作为“海军母亲城”泰州的地方高校,学校除了与海军东海舰队“泰州舰”开展心理咨询、艺术联谊、国防教育等方面合作共建外,还在全国首家将高等教育资源主动送到军营,利用成教平台招收现役士兵入学,使他们不出军营即提升学历和技能,为部队培养合格顶用现役士兵,发挥高校独特功能,创新教育拥军模式。目前,首批33名学员已学习过半,第二批49名学员也已正式入学。该项目的成功举办,既是地方开展拥军活动的重要方面,又是高校服务部队的重要创举;既有利于广大现役士兵的成才成长,也有利于学校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得到海军首长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
    打造“百姓阳光屋”,服务和谐社会构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服务广大师生和普通百姓的学习和心理需要,作为自身办学主要目标之一。学校利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优势,成立了被师生称为“阳光小屋”的心理咨询中心。在为学校师生服务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提升“阳光小屋”的服务功能,走进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通过现场咨询、热线咨询、媒体咨询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救助等工作。“阳光小屋”由此被广大百姓誉为“百姓阳光屋”,成为泰州市民心理素质提升的服务平台和500万泰州人共享的“心灵驿站”,先后受到中宣部和江苏省委宣传部的表彰,并多次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报道。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法律专业优势,成立法律援助站,全力助推社会稳定和谐。2009年11月,学校率先成立全省高校首家大学生法律援助讲堂,面向社会进行法律援助。援助站由10名法学老师和50名大学生组成,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和承办疑难复杂的法律援助案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自身贡献。援助站被《江苏法制报》等媒体誉为“法治江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打造“百姓大舞台”,服务“文化名城”建设。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努力打造“百姓大舞台”这一文化建设载体,以地方文化传承与研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与推动地方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共同繁荣。学校还积极参与泰州《文化名城建设行动计划》的各项文化行动,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办学功能,为打造“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009年,学校率先成立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2010年,参与组建泰州历史文化研究会;2012年,成立泰州传统文化研究会;2012年,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成功申报泰州市和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这些平台的搭建,充分发挥了高校挖掘、整理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职能,打造优秀团队,培育优秀人才,推进了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提升。    
    10多亿元投资推进学校建设:
    融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的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在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泰州学院,学校代码为12917;同时,撤销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泰州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6000人,首批设置本科专业5个,即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英语、音乐学。
    ——摘自2013年4月18日国家教育部给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函复 
    73年办学路,而今迈步从头越。
    “请省教育厅和泰州市继续关心指导,积极支持泰州学院加快新校区建设,优化发展规划,提升内涵水平,强化办学特色,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在教育部来函上批复。
    2012年11月1日,作为2012年泰州市区十大城建重点工程之一 ——泰州学院新校区开建,一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项目预计于2013年年底部分主体竣工,2014年一期工程竣工。
    “泰州学院新校区建设,必将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建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郭平在学校新校区开工典礼上强调说。
    翻开规划图,“一轴、一心、一带、六组团”的空间布局跃然纸上。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的设计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设计的方案,体现了“兼容整合、文脉相连、书香满园、传承创新”的设计理念,彰显了“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风格。同时,泰州市政府承诺在未来5年内,投入1.5亿元用于学校相关建设。       新校区的建设,为刚刚获批的泰州学院描绘了一幅全新的蓝图。作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泰州学院将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不可否认,学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内涵与要求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泰州师专校长、博士生导师温潘亚教授说,“对泰州学院而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下功夫,培养出泰州转型升级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合格人才。”
    泰州学院将以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加强首批本科专业建设和第二批本科专业的申报筹建工作。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全面起步、突出重点、发扬优势、分层建设、整体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专业结构,规划学科布局,建设以教育学、管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兼顾发展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人文、社会、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如果说,过去的70多年充满了泰州学院人的理想、期盼与跨越,那么,展望未来,年轻的泰州学院更是充满希望!更强的师资队伍还需认真造就,更好的办学条件还需努力创造,更高的奋斗目标还需不断实现,更新更美的图画还需精心描绘!”温潘亚说。今后,泰州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重点打造好质量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强校、科技创新和文化引领五大工程。同时,主动融入泰州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促成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贡献度。重点是发挥学校哲学社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优势,引领区域文化发展和创新,为“文化泰州”乃至“文化江苏”建设贡献力量。依托学校智力优势,主动参与地方政府的战略研究、宏观决策和重点项目的论证咨询,发挥学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自豪地看到,有着73年光荣办学传统的泰州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73年来,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的泰州学院人执着追求,为本科学院的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如今,实现了光荣与梦想的他们在望海楼畔、凤凰墩上放声歌唱,唱出了拼搏之歌、奋进之歌、希望之歌……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回荡在朝气蓬勃的泰州大地上;这嘹亮的歌声,必将融入江苏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以“大江东去”的豪迈气概,高亢激昂,回响在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上…… (张剑 钱成 赵晓勇 )

  

  • 泰州学院官方微信

  • 泰州学院官方微博

电话:0523-80769096

传真:0523-86669508

邮编:225300

邮箱:tzxy@tzu.edu.cn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济川东路93号

Copyright © 泰州学院 www.tzu.edu.cn ICP备案:苏ICP备0500381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20202010057号